谁能反驳困厄不是成就艺术家的必由之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01:35:02
都说艺术家是在困苦贫穷等的环境中被迫成长起来的。不经历困厄就成就不了真正的艺术家。
那要怎么样才能反驳这种观点呢?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急!)
抱歉,标题错了,多了个不字,应该是“谁能反驳困厄是成就艺术家的必由之路”。但下面的说明是对的,请看仔细了,谢谢大家的帮忙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困厄的解释是:(处境)艰难窘迫。

1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困厄,那么 不经历困厄就成就不了真正的艺术家,我才可能相信。这个想法的提出我认为是有原因的,大概是受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于艺术的定义的影响而引申开来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要体验生活,要下乡,要吃苦,要改造,才能作出真正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
因为当时的乡下很困厄,所以要经历“困厄”
或者是基于艺术表达,艺术阐释等错误理论的一种边缘艺术哗众取宠的心理。对于艺术的目的是什么的争论自古就有,发展到今天是一直在变的。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说,艺术是一面反映的镜子的理论是从博拉图时代开始的,之后经过了反映人类情感,与表达人类观念等历史过程,而今天的当代中国艺术(不是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上最成熟的应该是总体艺术,作为“象”而非“像”的艺术(对此需要详细讨论,需要的话QQ)
又或者是纯粹的不加反思的对艰苦生活沧桑感的迷恋,一种自虐的倾向。

2 对于“真正艺术家”这样一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上面提到的真正的艺术家是指什么程度的艺术家、哪一类的艺术家,或者具体到个人。(因为这里涉及到“真正”这个词的含义的问题,可能是指出名成功的艺术家,可能是指某一历史时刻得不到公认但其实对艺术很有见地的艺术家等等不同的理解)

3 退一万步来说,把“真正的艺术家”这个不确定的文化想象的概念暂且当作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常识”来理解,也是荒谬的。
需要举例子的话,比如视觉艺术史上的享乐主义的艺术家们,大多出身贵族,到死也没有受过梵高式的苦,比如马蒂斯等人。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梵高才是真正的艺术家,那些不是。那如果这么感性的、个人的来以为吃了苦的艺术家、感动了你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的话,太有违“客观”这个词的初衷了,况且谁是真正的艺术家历来都是由历史说得算的。如果说历史是个人的,那么以前的历史也不是取决于你的。现在的历史也不是取决于你的,或许以后的历史也不可能是你的了。

4 即使不从艺术本身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正确与否,单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不成立的。“不经历困厄就成就不了真正的艺术家”等于说困厄是成为艺术家的必要先决条件。那么等于是在说“只有经历困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