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宁府再现在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40:16

江宁府
清兵初下江南,用高压政策强迫汉人归顺,致使各地起义烽烟不断。公元1659年夏,南明大将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军,水陆大军17万,由海入江,志在收复南京。郑成功打到江宁(清改明应天府为江宁府)城下,哭祭明孝陵,却中了清朝两江总督郎廷佐诈降奸计,大败于白土山,不得不退兵厦门,后来转而收复台湾。

康熙与乾隆祖孙两代清帝,都曾六次巡幸江南。康熙五次祭祀明孝陵,对朱元璋行三跪九叩大礼,又四次校场阅兵;乾隆照样祭陵、阅兵,还遍游“金陵四十八景”,题字上百处。清廷笼络与炫耀武力兼施,江南局势终于稳定。南京成为统辖江南(包括今江苏、安徽)和江西的两江总督驻地。总督署设在汉府街(即今长江路292号,太平天国改建为天朝宫殿,通称天王府;民国时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督署东、西两座辕门,分别题额“三省钧衡”和“两江保障”,表明清廷倚为江南枢要,控制东南半壁。

清前期,江宁丝织进入鼎盛时期,织机3万多台、织工超过5万,城南秦淮河两岸,为机户集中之地;丝织业的繁荣,带动了相关20多个行业。在此情况下,清廷专设了江宁织造一职,兼管官营、民营丝织业,以供奉朝廷,其实都是皇帝亲信重臣,直接听命于皇帝,收集情报,监督地方官员,事权远过于丝织一业。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沿海北上,溯江直入心腹要地。1842年8月5日,英舰80余艘侵入南京江面,英军登陆,摆出攻城架势。尽管江宁郊区人民已在英勇抗击,清廷钦差耆英、伊里布仍乘小船登英舰求和。8月24日,清廷钦差备轿江边,把英国侵略军代表抬到静海寺“议约”;29日,又在英舰“康华丽”号上俯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又称《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惨痛历史,由此开始。

1853年春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率领下,水陆两路,从武昌循江东下,以到金陵“登小天堂”为号召,直取江宁。3月19日,攻占江宁,遂定都,称天京。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运动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政治、经济、民族和男女平等的主张,虽然没能真正实行,却反映了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太平天国建都南京11年,遗存史迹以洪秀全驻跸的天朝宫殿和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