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辨证:中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1:48:55
正方为中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反方为弊大于利,求正方辨证及辨词,以及反方可能问到的问题.星期天之前需要~~
还不错,最好好能有更多的论据,好吗??

正方一辩XX开篇立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学生与社会的交往频率越来越高,方式也越来越多。我方提出,中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中学生广泛社交的利在于:一是可以同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增进某些知识与能力;二是可以有更多的人分享喜忧,鼓励上进,有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自己的得失;三是可以在广泛社交中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四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广泛的交往中亲身体会总结经验,从其善,改其不善。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提高交际能力。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中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而导致心理严重扭曲,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积极培养中学生广泛社交的能力,使其在社交过程中适应社会,克服心理障碍。
但是,需要申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广泛社交并不是滥交,而应该是有选择的交往,交适合中学生交往范围的朋友,这才符合中学生这个重要特点。
所以,综上所述,中学生广泛社交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XX开篇立论:
我方认为中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其原因有三。
第一,所谓“广泛”一词在《中国古汉语词典》中指范围大,面积广。请问对方辩友“三教九流、狐朋狗友”是否也在这个范围中呢?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可没有说过“社交社交再社交”啊!全能数学家彭加勒在弥留的20天做了“人生就是持续奋斗”的演讲,却又为何不说“人生就是持续社交”呢。
第二,中学生广泛社交不免要与社会打交道。现代社会错综复杂,人际关系更是纷繁多样,有阳光的地方一定会有阴影,中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还未成熟,没有社会经验。试问,初出茅庐的我们又怎能用不成熟的眼光看清某些貌似“善良”的外表下隐藏的另一面呢?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中学生的不成熟与其交友,从而诱导中学生犯罪,使他们走上后悔的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岂不悲哉。近年来中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据报载,因交友不慎犯罪的青少年中男生占85%,女生占74%。这样惊人的数字,不会使我们叹息母亲的好儿女哪里去了?国家的栋梁哪里去了?
第三,从唯物主义来讲,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