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票最早用与何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31:24

北宋四川,又叫“交子”

元朝古称"宝钞"

aaa

清道光年间

在11世纪初,中国政府的兵工厂一年能生产完全相同的铁箭头1600万个以上。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实行了大规模生产。后来,在13世纪,在中国的北部,以水车带动的传送装置作为动力的机器把粗糙的麻纤维捻成细纱。这机器使32个纺纱锭于同时旋转,使用的技术大概与现代的环锭纺纱机相似。还有类似的装置用来把单丝变成双丝。换句话说,就是使用木制和金属制的部件模仿人手的动作,然后由无生命的动力将一系列完全相同的部件开动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那时)实行了机械化。

初具雏形

因此,常识告诉我们,在行将结其束的这个千年的初期,中国的经济已经具备了两个我们认为是实行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尽管如此,在随后的六七百年里中国却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再取得什么进展,这也是人们的共识。甚至连这种纺纱机也已经失传,只是在一些著述中有记载。

再往后,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得从西方进口机械工程产品,然后加以维修、改造,有时甚至是加以改进。中国有着相当大的本领,上海的一些中国公司就更是如此。在根据条约规定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时代,上海变成了永不闭馆的国际机械制造展览会。所以,很难说中国的技术能力在这其间的数百年里萎缩了。但是当初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却没有发生呢?

当然,这样一种革命比单单是技术革命所包含的内容要多得多。它要求大规模的市场经济,而这么做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廉价的运输和交通,实行全面的商品化、货币化和信用票据。中国在宋朝(960—1279年)具备了所有这些条件。

宋朝取得了经访革命的成果,其特点是在长江下游地区迅速开展了水稻种植,河道和运河以及沿海繁忙的水上运输网迅猛发展,以及通过多种手段,其中包括银票(其中的一些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和信贷,增加货币发行星。小规模地方市场的发展得到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地区和四川这三大市场地区的支持。除了这些之外,全国性的市场形成,而且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以至于外贸税收已经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

此外,识字的人越采越多(这同发明了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