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方国际关系主要理论和流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10:13:36
300字到400字左右.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虽说早在1964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政治系改称国际政治系,分工研究外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外交。北京大学主要研究亚非拉国家,中国人民大学着重苏联东欧,而复旦则是做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研究。但是这些国际政治系长期以来将研究放在各国政治、经济、历史以及外交研究,在国际关系上也重点考察国际关系史。至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理论,主要是阐述马克思、列宁甚至毛泽东在国际事务上的学说和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的理论指导学科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整体气候的影响下,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开始被介绍入中国。2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可以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统天下,中国学者主要的贡献是将形形色色的理论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当然,并不排除许多学者在进行中国的国际关系(包括外交)理论的探索。

到今天为止,在中国,对大多数人来说,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大致被认为一回事,当然,专业的研究人员除外。简单地讲,国际关系指国家间关系,不仅包括政治关系,还包括经济关系、军事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对国际政治的理解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政治就是世界政治,包括国家间政治和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的狭义理解就是国家间政治,就是在各国“追求和平与权力的斗争”(还有利益);外交则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利益的途径,外交研究从属于国际关系,是在国际关系中具体国家的行为。

由于在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狭义的国际政治画等号。

国际关系不仅在中国研究比较晚,在西方作为学科研究也是一战后才开始的事情。

目前,西方引领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方向。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在整个国际关系理论占主导地位。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认识论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解释性理论,认为国际社会存在某种确定的规律性,国际事件和国际现象的发生有其一般趋势,由内在的规律所支配,不论这一规律是追求权力还是获得利益,抑或是维护和平。解释性理论以探讨国际社会政治生活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现实政治服务为目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属于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