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够说满族话的人有多少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7:23:59

  现代满族普遍使用汉语,除了一些学者还能应用满语外,目前会说满语的满族人只余下屈指可数的老人家,大多数满族人已经不懂满语了。不过,东北和北京地区的汉语方言中吸收了很多满语的词汇。

  * 埋汰(脏)
  * 嘎哒/疙瘩(地方)
  * 嘎拉哈(羊拐骨或猪拐骨,用于游戏)
  * 恩那(是、对、好)
  * 饽饽(糕点,后亦指饼干)
  * 个应(gè ying)(使反感)
  * 萨其马:来源于满语sacima,原意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为野果名)”
  * 白(bái):来源于满语baibi,意为“徒然”、“空”
  * 嬷嬷:来源于满语meme,意为“乳”、“奶”,转意为“乳母”
  * 克扣(kē kòu):来源于满语keike,意同汉语
  * 哈喇(hā la):来源于满语har,意为“刺鼻”,今意为食用油变质
  * 呵斥(hē chì):来源于满语hacihiyambi,意为“责备”
  * 勒勒(lē le):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leolembi,意为“谈论”,现转义为“空谈”
  * 抹擦(mā sà):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macimbi,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
  * 磨蹭(mó ceng),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 撞克(zhuāng ke):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jangkulembi,意为“撞上邪祟”
  * 咋呼(zhā hu):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
  * 胳肢(gé j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gejihesembi,意为“搔腋下使发痒”
  * 邋遢(lā tā, 东北、北京发音为lē te):来源于满语lekde lakda,原意为“胖人随行”、“衣摆下垂”,形容人穿戴不整齐,不利索
  * 哨叨(shào dao):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sodombi,原意为“马步行不稳”,转义为“轻佻、不稳重”
  * 挺(tǐng):北方方言,来源于满语ten,意为“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