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另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5:54

“另案处理”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多存在于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另案处理”尚未制度化、法律化,侦查机关适用“另案处理”的依据主要是工作经验,主观随意性较大。河南省南召县检察院通过与公安机关沟通、协商,建立和完善了对“另案处理”情况的监督机制:

  第一,严把案件受理关。对起诉意见书中注明“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都要细审

  查,严把关。凡是“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除查明是否提请批准逮捕外,卷中必须要有其所在辖区派出所、所在单位、家庭主要成员及其邻居的证明材料;凡是“批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要查明是否正在进行抓捕以及是否采取网上追逃等措施,以防止“另案处理”等于不处理的情况产生。

  第二,在审查案件中,不仅审查已移送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而且还要审查“另案处理”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并要求侦查机关说明“另案处理”的原因,所涉人员的现状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发现“另案处理”不当的,及时向侦查机关提出建议,补充材料,一并起诉。而对应当“另案处理”的则坚决给予支持。如李某等14人涉嫌非法持有枪支、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犯罪一案,其犯罪事实相互交织,涉案人员互为利用,侦查机关将此案分为四案予以“另案处理”,显属不当。通过公诉人员的建议,由侦查机关并案后移送审查起诉。此案开庭后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三,与侦查机关协商建立了“另案处理”的操作程序,确立了“另案处理”的适用标准:

  1.审批制度。设立“另案处理”审批表,对需要“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由案件承办人及办案单位负责人提出意见,法制室审核,主管局长决定。

  2.备案制度。对需要“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建立档案,记明涉嫌的犯罪事实、批准采取的强制措施、共同犯罪嫌疑人、“另案处理”的原因、“另案处理”的时间以及拟处理的结果等,以备核查。

  3.考察制度。根据备案的情况,对“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督促,了解进展情况和处理的结果,适时提出建议,以确保“另案处理”的正确适用。

  4.适用条件。凡拟作“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需符合以下条件:不仅参与了本案的犯罪活动,而且还单独或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