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弃灰于街者的全文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19:15

商鞅治理秦国,所以能够做到令行禁止,仅仅靠信义而已。移动木桩,是一件小事,却一定奖给黄金;因此,凡是有功劳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不会得不到赏赐的;把垃圾抛撒在道路上,是小过错,却一定要给予惩罚;因此,凡是有罪过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不会不受到惩罚的。商鞅的赏罚,未必合于事理,而最终使秦国强盛起来,其原因就在这里。

【注释】①商君:战国时政治家商鞅的封号。②惟:仅,只。③徙木: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法令已制定完毕,还未公布,他怕百姓不相信,在国都南门立三丈长的木桩,招募百姓能把木桩移置到北门的给十金。百姓觉得很奇怪,没人敢移。商鞅又下令说:“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把木桩移走,便赏给他五十金,以明不欺。终于下令实行变法。④弃灰:把灰烬丢弃在道路上。殷代对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商君对弃灰于道者处黥刑,以立威治国。⑤微谴:小的过错。唐太宗诏蠲逋负官物①,而负秦府官物者②,督责如故;诏免关中租调二年③,已而敕已输者④,以来年为始。故失信者数,魏徵得以为言⑤。德宗令两税之外⑥,悉无他徭,后非税而追求者⑦,殆过于税;诏所在和籴粟麦于道次⑧,后遣至京西行营⑨,动数百里。故诏令不信,赵光奇得以为言0瑏瑠。呜呼!诚信,国之大纲也。徇目前之小利0瑏瑡,而伤国家之大纲,无乃谋之不远乎0瑏瑢!【译文】·584·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