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为什么又叫“荷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1:45:35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现代粤语中常用荷包指代钱包。
  在清代,荷包成了满族人,上至宫廷,下到平民百姓,乃至其他民族一些人们的一种佩饰。宫廷内,有专门缝制荷包的工匠班子,所缝制的精美荷包,供皇帝每年岁暮例行赏赐诸位王公大臣,赐以岁岁平安荷包。清代对荷包的用料也有规定,皇族王孙的荷包用黄色面料,而平民百姓不准用黄色面料。对荷包的佩戴也很讲究,男人荷包佩于腰带的两侧,女人的荷包则要戴在衣大襟或旗袍的第二个纽绊上。如逢每年的端午节,女人们将特制的小荷包戴在发髻。清代诗人沈兆褆在描述吉林市端午节俚俗的诗中就写道:“艾虎风生燕尾?,彩丝竹帚绣荷包。”还有清代诗人黄兆枚在端午节游吉林时,也曾写有“缠丝帚子色斑斓,绵缎荷包堆髻间”的诗句。
  而官宦和豪绅人家,他们对荷包除了佩戴之外,还将荷包作为一种美化室内的艺术品,一些人用真金真银线刺绣,荷包所用的材料也很贵重,以展示身份的高贵。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有多处对荷包的描写。如在第八回贾母与秦钟表礼时写道: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普通平民百姓,人们不仅喜欢佩戴荷包,还将荷包作为人情往来的互赠礼品。特别是满族青年男女将荷包作为定情的信物。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荷包赠于心上情人,以示定许终身,在东北有这样一首《绣荷包》民谣,说的是“格格格格屋里猫,背着额娘绣荷包,绣对蚂螂轻点水儿,绣对蝴蝶翅膀摇,绣对紫燕屋檐落,绣对鸳鸯水中漂。一朵花心儿刚绣好,就听有人窗棂敲。不用敲,知道了,这就给你送荷包。”
  以前在东北民间,特别是满族人,有吸烟的嗜好,起初人们用荷包盛装旱烟,逐渐地这荷包有了延伸和发展,分为荷包和烟包。由于荷包内充香草,所以又叫香荷包或香包。而烟包又叫烟荷包或烟口袋,此外还有一种装钱的叫钱包。
  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东北农村会吸烟的男人几乎都有一个烟荷包,缝制工艺大体与香荷包相仿,只是做工可粗糙可精细,样式也比较简单,有方形、圆形或者长方形几种,有的还用兽皮缝制,如鹿皮、羊皮或鱼皮等。也有用袍子小腿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