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枣走廊名称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11:12
湖北北部现在随州市到枣阳襄樊一带被称为随枣走廊,这一代出土文物众多也被历代视为战略要地,不过我很想知道随枣走廊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还有明清时期随枣走廊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比如市镇是否有兴起或者村落的大致情况,和明清时期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是否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敬请各位高人帮助我解答~~~不胜感激~

何谓“随枣走廊”?枣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徐正国解释道:随州的北面是属于准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两山中部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覆盖了随州、枣阳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之为“随枣走廊”。
“走廊”的涵义有两层:它是一条古往今来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至于为什么把随州、枣阳并列在一起来命名这条走廊,徐正国说,这不仅仅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的,关键还在于根据两地的考古发现,两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或有相似之处。同时,两地文物遗存、出土文物总量均十分惊人。
湖北地区族谱上的这些“抽迁”,“路邑催逼”,“奉旨分丁”,以及“奉户帖”来居之类的用语,显然是明朝政府对移民行为而产生出来的,是施加了“外力”的结果,是带有一定的组织的产物。在这里,迁移对象比较明确,主要是士、庶中丁多之家和无田农民,原籍地的基层官吏积极执行了移民令。移民上路时,持有“户帖”,反映出迁移的程序性和政府对它的控制。他还认为,“明初的强制性移民,不仅在江西移民中存在,同时由两湖迁往四川的移民中也有。”
既然在“江西填湖广”
http://www.cqhakka.cn/ymwh/hgtsc/200705/87.html

之所以有随枣走廊这个说法,是因为随州到枣阳一带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在其四周由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大洪山,还有中条山脉所包围,因此,中间这条低平的平原被称为随枣走廊。
从它的地形你就可以知道,古来随枣走廊就是战略和交通要道。

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