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30 05:01:1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前提。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实行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中心是就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成为充满活力的竞争主体,就必须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改组改制、兼并破产、减员增效等措施。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裁减富余人员的工作举步维艰,职工在就业方面的选择也十分困难。同时,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全局的战略性调整,劳动力转换岗位、分流安置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因此,只有建立新型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劳动者下岗分流后的基本生活,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也才能避免因此而引起的对社会安定产生的负面影响。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培育统一市场体系、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完备的市场体系,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社会最需要的生产部门,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尤其是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前提的,否则劳动者在更换劳动岗位和迁徙时就会有后顾之忧,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无法形成,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实现。目前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在上述单位就业的劳动者却基本上还处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为巩固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使社会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公有制单位的职工,而且包括在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劳动者。这样,不同的企业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真正实现共同发展。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要求平衡社会供求关系,保持合理的投资结构。社会保障的支出是随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增减的。在经济发展强劲、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时,社会保障的支出会相应地缩减,社会保障基金的存储规模必然会因此增大,从而有利于减少需求的膨胀;而当经济衰退、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低收入者增加时,就必然要求通过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加大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增加各种社会救济支出,从而刺激社会购买力和即期消费,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并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