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弱点厚黑真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17:22

厚黑学这种学问,法子很简单,用起来却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刘邦司马懿把它学完了,就统一天下;曹操刘备各得一偏,也能称孤道寡,割据争雄;韩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时,偏偏与厚黑兼全的刘邦,并世而生,以致同归失败。但是他们在生的时候,凭其一得之长,博取王侯将相,炫赫一时,身死之后,史传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后人谈到他们的事迹,大家都津津乐道,可见厚黑学终不负人。

厚黑学的发源起始于李宗吾先生,而其影响则应《厚黑学》而来。要想了解厚黑学就应该读读《厚黑学》以及《心理与力学》

《厚黑学》是解放前讽刺官场弊病的轰动全国的一部力作。作者李宗吾,四川自贡人,他提出的“厚黑”二字当时不绝于耳、 脍炙人口。本书被人们称为不可多得的奇书,八十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

李宗吾最早写《厚黑学》是在民国初年,在这篇文章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给历史糊上的仁义道德一把撕了个干干净净,不但如何,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指向“尧舜禹汤”等“圣贤”,声称圣人乃是厚黑徒的最高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入“无声无嗅,无形无色”之境界。无论是从批判的力度还是深度,都足可媲美鲁迅揭穿礼教吃人本质的《狂人日记》。从时间来看,李宗吾发表《厚黑学》是在民国初年,1912年前后,比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要早。而且新文化运动开始,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风潮,而在1911年前后的李宗吾,敢于以一人之力,挑战一干卫道士,其精神是可敬可佩的。

莫名其妙

脸皮厚,心眼黑,是谓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