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李湾真人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3:51:16

2008北京奥运,2008西李湾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天的中国渴望世界的认可,国际上的两项最重要认可,奥运会和诺贝尔奖,一是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体力认可,一是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智力认可。

中国不断拿到奥运会金牌,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一百多年来我们渴望已久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和心理包袱终于摘下,从最高领导人和普通民众扬眉吐气,精神振奋。百年奥运会我们做到了,百年诺贝尔奖迄今尚未有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做出的成果获此殊荣。在彻底雪洗了“金牌零的耻辱”、甚至进入“奥运三甲”后,中国人原本对诺贝尔奖的急切心情,变得更加渴望。

提到诺贝尔奖,中国人心中就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为何百余年来获奖者多是西方人?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为何从未受到眷顾?欲罢不能、欲爱又恨。这项国际大奖,犹如一串酸葡萄,遥遥地且持续地挂在中国人面前……就像入围世界杯足球赛、争夺奥运金牌和角逐奥斯卡金奖等那样,承载着中国人复杂的民族情结。
诺贝尔奖终究不同于奥运会,它是一场高水平的精神生产、智力劳动的竞赛,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不因其原创性、基础性的重大研究成果而高中金榜。诺贝尔奖对于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极大作用,诺贝尔奖成为了地球人类具有远见智慧的象征。

在一个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世界里,一个国家在距离诺贝尔奖的远近已经成为决定其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不可否认,中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乞讨者,构成现代文明的几千万、几亿项发明,中国人基本上没有贡献,只能抱着祖先的4个发明自慰,这越来越显得荒唐可笑。按国际标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是个愚昧蛮荒之地,13亿中国人智力残废。早日走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

中国什么时候会在自然科学领域诞生第一位本土诺贝尔奖获得者呢?靠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这些人想都不敢想。中国科学院将世纪初基础研究的目标瞄准诺贝尔奖水平:力争在2025年之前。“再过20年左右,我们将在中国本土上孕育出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2003年3月26日如是说。我们更不能不深长思之:何时实现零的突破,怎样才能圆诺贝尔奖之梦?

诺贝尔奖不是奥运会,不是举国投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