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物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2:48:12
能参与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或影响酶的活性,其在人体内的含量有一定比例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激素 C.维生素 D.无机盐
要详细的过程

D
前三项都是相对的大分子了,一些无机盐离子是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例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镁离子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一些例子可以直接调节或刺激某些酶的活性,例锌可以激活某些酶的活性等

D.无机盐
无机盐会影响pH值.
pH值可改变底物的带电状态,从而影响底物分子与酶的结合。

各种酶的特异性表明,酶的活动中心只能结合带某种电荷的离子,包括正电、负电或两性电荷。

例如,胃蛋白酶只作用蛋白质的正电离子;胰蛋白酶只作用蛋白质的负电离子;而木瓜蛋白酶只作用蛋白质的两性离子,所以,木瓜蛋白酶最适pH值和它的等电点相同,

pH值为5—6。酶分子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同时pH值也改变了酶分子的带电状态,特别是改变了酶活力中心上有关基团的电离状态。当在某一pH时,酶分子的活动中心,既存在一个带正电的基团,又存在一个带负电的基团,这时,酶与底物结合最容易;当pH偏高或偏低时,其活动中心只带有一种电荷,就会使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例如,蔗糖酶当处于等电点时,才具有酶活性,而在等电点的偏酸或偏碱的一侧,酶活性则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又如,糖化酶作用的最适pH值在4.5左右,这个最适pH值即为该酶的等电点,高于或低于这个pH值,对糖化酶的作用都不利。酒醅是在酸性环境下糖化发酵的,当酒醅的pH值在4.5以下,糖化酶则钝化失活,如继续变酸,则逐渐成为不能糖化发酵的死醅;反之,当用石灰水中和酸度至pH4.5以上,甚至呈强碱性时,糖化酶也将发生钝化,直至完全失去活性。

通常酒醅在发酵过程中是逐步生酸的,所以掌握酒醅的入池酸度应在pH4.5以上。在正常发酵生酸时,要逐步调整到pH4.5。由于各种有机酸的氢离子解离度不同,通常化验酒醅所测定的酸度,是以毫克当量/10克醅(以乙酸计)表示,而实际酒醅中的酸度来源是以乳酸为主,包括醋酸等多种有机酸的混合物。

更确切地说,化验酒醅的入池pH值,比化验酒醅的入池酸度更为有利。酒化酶是酒精发酵一类酶系列的总称,酵母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同样存在一个最适pH值的问题,酸度常常表现为对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有极大的抑制作用。在所有的挥发或不挥发的有机酸中,越是高级脂肪酸,对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