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比较难的差异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00:07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额为17340元.另发生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为( )元。
如果可以的话能把过程写出来吗,我不太明白,太谢谢了

本题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采购业务,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划成本法下, A材料的计划成本=计划单价×实际数量,所以: 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2000+17340+1400+359)-5995×20 = 1199(元)。

对啊,其他的都懂就是那个那个102000那里来的啊.怎么回事呢?能说明白一点吗?

楼上的大哥 102000那里来的啊 详细说明哈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企业按计划成本法计算, A材料的计划成本为=计划单价×实际数量,而开具发票的税额为17340元,对方是开具的增值税发票, 因此货物的金额应为17340/0.17=102000元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2000+17340+1400+359)-5995×20 = 1199(元)。

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不能接受一般纳税人开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接受一般纳税人开据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月底不必要到税务局去认证.

给一段材料成本差异的解释: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

的差异额。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

。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在学习和应用材料成本差异核算时,有的同志有一些误解,他们按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的明

细项目,分别归纳收入差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末再对每一明细项目调整差异,这种核算虽然计

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其违背了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目的,计划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要简化存货收入和

发出核算,如按上述每一明细项目核算差异,反而使存货核算人为地繁琐、复杂化了,还不如采用实际

成本计价的方式。因此对收入、发出材料差异的调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一般只需按“原材料”

、“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