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教育过度,就业,寻租,科技发展,规模分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0:50:57
麻烦请名词解释:
教育过度,就业,经济租,寻租,科技发展,规模分配,三农,三农问题
解释几个算几个
谢谢

教育 过度:

1、过度保护。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往往是家中的“小太阳”,是重点保护对象。孩子开始学做事情时,自然是显得笨手笨脚打。不少长辈往往情不自禁地着急,就自己动手包办代替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什么也不会干、不愿干了。家里的大人就更是顺理成章,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权利。这种做法使孩子不会干和不愿干还是小事,使孩子因此失去了自信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况家长有之,老师中也为数不少。例如借口防止学生受到伤害,体育课取消了跳马运动,自然课取消外出参观,化学课取消实验,劳动课取消有关农作物的种植。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是多么可笑而又发人深省。在这么多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怎么可能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呢?
反观发达国家,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小时候就让孩子分担家务,甚至让他们自己动手修理、装配家里的一些小型机具,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在原西德,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的人擦皮鞋等。在日本,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从中国和国外教育方式及教育观的差异上,我们不难找到“中日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孩子惨败的原因。由此也为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2、过多、过度批评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听了这段话,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是否常常骂孩子“你真笨”,“你怎么样不如别人”,甚至还有一些不堪入耳、伤人自尊心的话。是啊,我们不能用过多、过度的批评和责备抹杀了未来的科学家,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

经济租:

经济租
多数人把租金看成是土地或者财产的所有者,例如由于允许其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作物或者居住自己的房屋而获得的报酬。然而,经济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是一种资源比如土地,劳动力或者资本获得的超过自身并且在次优用途中使用的收入。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