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 (材料解析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20:45
材料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三国*王粲《七衰诗》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上述两诗反映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这种状况何时得到初步好转?其原因是什么?

东汉末年,董卓篡取了政权,关东各州郡将领兴兵联合讨伐董卓。但联军内部又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两句诗就是描写这一惨状的。“白骨露于野”说明死者众多,遍野都是死人的骸骨;“千里无鸡鸣”说明广大的中原地带一片荒凉,这里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这是对残酷内战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