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封建制度存在的时间那么长,别的国家为什么那么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56:01

1.首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说一种制度的长久是与他们国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国家,早在春秋末期就走上了封建道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儒家思想又倡导以农为本,农业是立国的根本,这样在中国长期存在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同时,封建中央政府一直抑制商业,这也是导致中国在很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却没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之一。(封建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关。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中央或者说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是社会的主宰。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也符合他们的心理。同时中央决定一切,地方基本上听命于中央,这样,全国也基本一体。在西方,政治体制很长一段时间,很分散。
3.在中国是宗教服务于政治,或者服务于最高统治者,而西方是宗教压迫政治,政治是宗教的附庸。
4.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是大东亚文化的核心,周边国家都是中国的附庸,唯中国马首是瞻。在西方,民族主义特别强烈(并不是说中国不强烈),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太强大的国家,一国的改革影响到了别国。
5.中国的文化,儒家文化,强调大一统。

第一,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封建”。
所谓“封建”,其本身意义是“封土建国”,便是皇权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封建”本身乃是针对查理曼以后西欧崛起的骑士定做的,而后被马克思套入社会五段论,于是中国也就从夏到清,跟着封建了5000年!其实,自从秦始皇废诸侯立郡县开始,中国就结束了自夏朝开始的千年封建历史,斯时欧洲还是罗马帝国的天下,哪有什么“封建”呢?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知道其实中国并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封建制度”,在F.Bacon的《论贵族》里,我们知道贵族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诸侯抵抗来自地方的威胁,欧洲的皇权与王权分封贵族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希望冲着皇权而来的叛乱、起义或侵略先被贵族所延缓、抵挡,最好是贵族战胜外来的威胁却又不至于回过头来威胁皇权,这种分封在欧洲存在其进步的意义,因为欧洲的政权普遍地不及亚欧大陆的帝国政权稳固,为了维持政权的存在,分封土地给诸侯是一种有效的自保甚至是扩展的手段。而在亚欧大陆普遍中央政权极其稳固、国家机器尤为强大的语境下,分封就显得缺乏正面意义,相反地,分封土地只能是养虎为患。东周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