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富贵的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20:18:49

孔子对富贵的基本态度

孔子并不主张个人贫穷为好.

孔子赞赏卫国的公子荆善于管理家业,说他当家业富有时,说"苟美矣"(《论语·子路篇》).这就是说,富有是美的.这反映了孔子对富的看法.当学生冉有提出:"既庶矣,又何加焉 "人口多了,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富之."(同上)使人民富起来.这是从孔子仁的思想中可以自然引申出来的.推己及人,爱别人,爱人民,就要把美好的富也推给人民.这里当然包含后人所谓"富民"的思想.

(1)富是美好的,但富人未必都是高尚的.
什么样的富人不高尚呢 一是只富自己不富别人不富人民的统治者.例如齐景公自己很富,"有马千驷"(四千匹马与一千辆马车),古代以一辆马车和四匹马作为一个财富的单位,称为"驷".齐景公有马千驷,说明他很富有.但他不给人民办事,没有做出什么好事.所以当他死时,"民无德而称焉"(《论语·季氏篇》),人民找不出歌颂他道德的词.二是不义而富的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对于孔子来说,就象浮云那样,虚无飘渺,不增加什么乐趣.(《述而篇》)哪些手段是不义的呢 孔子没有明说,但他提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篇》)又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篇》)政治混乱,百姓穷困,自己却很富,那是可耻的.政治清明,百姓安乐,自己有俸禄,政治变坏了,自己还是那样拿着俸禄,也是可耻的.透过这些说法,我们体会孔子的意思,是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就是说,统治者要与人民共同富裕,不要只顾自己发财,不顾百姓受穷.只有自己富,那就是不义的.富人未必都是高尚的,因此嫌贫爱富,是一种盲目的追求.孔子用《诗经》上的"诚不以富"来说明"惑".

(2)孔子认为"富贵在天",是由天命决定的,人是无法强求的.
他说:"富而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