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通字 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的简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00:07
比如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

(2004年4月30日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交通部、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局公通字〔2004〕33号文件印发)

1、“公”指的是公安部、“通”指的是交通部,“公通字”是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发的文件。
  2、文号即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顺序号三个部分组成。年份使用公元纪年,在“〔 〕”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例如:皖政字〔2004 〕18号,“皖政”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的代字,“〔 2004〕”是发文的年号,“18号”是该年份发文的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用文头的文件,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文头之下、横线上方居中。

苏东坡现实中肯定是个老好人,喜欢折衷,同情弱者不管对错,从他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王安石变法他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他又反对,所以这个立场不鲜明的人只好比较倒霉了,谁也不把他当作同盟,因此但凡朝中闹派系,他肯定是牺牲品了。

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子据说一生被贬累计17次之多,当然最负盛名的就是他被贬黄州,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以后被贬杭州修建了的苏堤。

但是此人被贬岭南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后还觉不过瘾,继续被贬到海南,在此讲学明道,又有知音朝云相伴,估计日子虽然清苦,也不乏悠哉乐趣。

海口苏公祠与五公祠相毗邻,原为金粟庵,明万历时在此建立祠堂,称苏公祠。

祠堂尽管不很高大,但是很开阔,很吸引眼球的是门前两棵鸡蛋花树,没有树叶,很多的虬枝,开始还以为是死了,后来才发现树顶上还开有一些小的白花儿。

门口的大柱子上有一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尽管朴实了些,但是气度上总让你想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豪迈和自负,这两幅对联可有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