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是反常膨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3:52:08
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是反常膨胀??物理老师说有两种(好像是)
另外一种是什么,在几度到几度之间体积最大(反常)??

谢。
是除水之外!!!

反常膨胀现象

一般物质由于温度影响,其体积为热胀冷缩。但也有少数热缩冷胀的物质,如水、锑、铋、液态铁等,在某种条件下恰好与上面的情况相反。实验证明,对0℃的水加热到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湖泊里水的表面,当冬季气温下降时,若水温在4℃以上时,上层的水冷却,体积缩小,密度变大,于是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暖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当水温降到4℃以下时,上层的水反而膨胀,密度减小,于是冷水层停留在上面继续冷却,一直到温度下降到0℃时,上面的冷水层结成了冰为止。以上阶段热的交换主要形式是对流。当冰封水面之后,水的冷却就完全依靠水的热传导方式来进行热传递。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很差,因此湖底的水温仍保持在4℃左右。这种水的反常膨胀特性,保证了水中的动植物,能在寒冷季节内生存下来。这里还应注意到,冰在冷却时与一般物质相同,也是缩小的。受热则膨胀,只有在0℃到4℃的范围内的水才显示出反常膨胀的现象来。

反常膨胀

自然界存在一些反常膨胀现象,水的膨胀就是这样。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在4℃以上时,水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3.98℃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0℃的冰和4℃时水的体积相比,大约胀大了11%。水结冰时的反常膨胀会使水缸冻裂,流入岩石缝隙的水结冰时甚至会使岩石崩裂。严冬季节,湖泊、河流的表层的水冻结了,但深处却不结冰。这是因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上层的水在温度低于4℃时,体积胀大,密度变小,只能浮在上层,直至结冰。以后,冰下面的水的冷却主要靠传导。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深处的水依然保持着4℃,鱼、虾等水生生物便在那里过冬。除了水,还有一些物质也会反常膨胀,例如液态的铁水在凝固时体积要膨胀,这样浇铸的工件便能与模型紧密吻合。我国古代的铸工就利用铁水的反常膨胀,在巨大的钟体上铸出凸起的经文。

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