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周作人作品尤其是散文的当代作家或评论家有哪几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4:08:10
他们的作品有哪些?
特别是有个人对周作人的评价很高,后期散文尤佳.
认为周作人的散文并不是林语堂那一路的,周深刻的多。

传论:
《周作人传》(钱理群著)
《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倪墨炎著)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舒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周作人平议》(张铁荣)
《周作人论》(钱理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钱理群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翻译家周作人》(王友贵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渡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黄乔生著)群众出版社
《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 孙郁 著--只为插图,买椟还珠。
《苦雨斋识小》
《周作人论》(陶明志)曾有过上海书店的影印本,但已在书房中迷失数载。

周作人作品赏析-乌蓬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乌篷船》是周作人一组文章中的第九篇,文章总题目是“苦雨斋尺牍”。周作人早就说过,他虽然生活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年代,内心深处却向往着雨天,喝口清茶,同友人谈闲话,以为“那是颇愉快的事”;但他又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苦”味,“心思散漫,好像是出了气的烧酒,一点味道都没有”。为了排遣,“聊以对付这雨天的气闷光阴”,他提笔写信,写给谁呢?给知己者川岛(《尺牍》之三)、钱玄同(《尺牍》之六)--二三人而已;实在没人可写了,就写给自己(如,《尺牍》之一及《乌篷船》),这封信的收信人就是写信人周作人本人。
《乌篷船》所表现的是寂寞的灵魂的内心对白。作者把自我的两个侧面外化为收信人“子荣”与写信人“岂明”,于是,就有了两个“自我”之间的撞击与交流。这是两个“实体”,有着不同的意趣与追求。
先看收信人“子荣”。由于书信体的限制,作者没有对“他”多作介绍,只能留下大量空白;不过,寥寥几笔,已显出轮廓,足以使读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丰富与完整。于是,不知不觉间,也就参预了作品的再创造。“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可见“他”生活在一个开始有了现代物质文明、大概类似北京这样的现代城市里;“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那样性急”,“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他”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都开始追逐于现代城市的快节奏,而对传统的、缓慢的、近乎停滞的生活不相适应;“坐航船到西陵去,也特别有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