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获得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人请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19:58:33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怎么活呀?”最后他在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汲取着每一点水分,它自言自语:“我应该是一棵树,我的责任就是为大地添一分绿色。”最后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几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片胡杨林。
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一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 这则材料可以给你些什么启示?以你获得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给我的启示是:不要为自己而生存,人生下来则就是为了一个使命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生存得更旺盛,更顽强.

放弃并不是投降,而是暂时的“退却”,是为长远的成功而“退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德国军队带近莫斯科,在这紧要关头,斯大林作出了英明的决策――放弃莫斯科,让敌人得到一座空城,等待时机反攻。结果,瓮中捉鳖,一举歼灭敌军,收复了失地。解放战争前期,毛泽东放弃延安,进行战略转移,最后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难道这些“放弃”不是成功的前奏吗?

放弃更不是毁灭,而是战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自己毁灭自己,放着好好的官不做当平民。可你不想想,陶公不是弃官归隐必得为五斗米“折腰”,他要丧失人格丢掉骨气,那么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就不复存在。

放弃是迂回的进攻,是战斗的继续,而不是不敢面对困难,也不是懦弱的表现。鲁迅先生原是一位医生,想用手术刀“拯救”中国人民,然而先生看到了写作的伟大力量,于是放弃了手术刀,拿起了笔,通过写作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作了巨大的贡献。

但大多数人不能做出“放弃”,也许是受某一种观念的制约吧。做出“放弃”就必先有自知之明。要刻意去寻求自知,然后,形成自我意识,再做了“放弃”,就是一种成功。

现代的中学生,求学心切,想一步登天,愿望虽好,但学习须循序渐进,要读好书,就得放弃自己的一些嗜好,集中精力发挥专长,以求得成功。又想考大学,又整天泡在录像厅、游戏室里,或捧着琼瑶、金庸的小说不放,最终一事无成又能怪谁呢?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让我们果断地做出决策,放弃那些暂时不该拥有的东西,去追求前方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