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8 20:30:32
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因为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礼法遭践踏。
邦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邦无道则礼乐征伐字诸侯出。
孔子向来注重礼仪,肯定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于是作春秋,严厉斥责个诸侯的无视礼法行径。

从另一方面说,来自“传统”方面的压力也并不会完全解除。我们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国人的一种很强的信念,它实际上具有宗教的意义,代表了国人超越死亡的一种方式。与西方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更重要的或许不是什么“彼岸世界”,而是我的生命通过子孙后代,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上延续,也就是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所说“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所以,中国人诅咒人最重的话语莫过于“断子绝孙”。现在你突然说要“单身”,要人为地使这个链条中断,这能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吗?

“传统”对于任何人都不是某种身外之物。英国的柯林伍德曾着力论证传统是一种“活着的过去”。从“过去”来说,“传统”是历史,但它不是某种死去的历史。

中国的学问中,大致以“经”与“史”两类最为重要。史书是用来记事的,而经书则旨在说明道理,规范人的行为。为什么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学校里是否倡导“读经”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经书”代表了一整套的伦理和行为规范,正是这一套行为规范关涉到我们所讨论的“传统”。历史上的教育就是从“读经”开始,就是说,教育本质上或者说占首位的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规范行为。这一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完全接不上了。

说到底,中国传统思想学问是“经”、“史”不分的,史书记事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明道理,规范人的行为。所以王阳明说:“以事言曰史,以道言曰经。事即道,道即事。”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原是我国最早的编年史,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修订而成。一部历史书为什么会使“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是寓褒贬于记事之中,后来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和上一点相联系,中国人实际上是不擅长讲故事的,或者说不推崇讲故事。中国电影在惊险刺激方面搞不过好莱坞,这也是原因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的正统是诗与散文,而不是戏剧与小说。一般认为,中国的小说是起于宋仁宗之时,当时称之为“传奇”。“传奇”主要的不是依靠情节与悬念,而是依靠事情本身的稀奇古怪,功能上是供“消遣”之用。小说起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