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徐维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2 15:24:45
马徐维邦介绍(详细)

马徐维邦(1905-1961),导演,原名徐维邦,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上海美专,毕业后留校任教,1924年加入“明星”公司任布景师兼演员,演出过《空谷兰》、《上海一妇人》、《爱情与黄金》等影片。1926年,马徐维邦为朗华公司自编自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情场怪人》,并兼任主演,此后又主演了《荒塔奇侠》、《骨肉之恩》,导演了《寒江落雁》、《混世魔王》等片。1937年,马徐维邦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恐怖名片《夜半歌声》使他获得“中国的希区柯克”的称号。此后导演的影片有《夜半歌声》续集、《冷月诗魂》等。1947年马徐维邦移居香港,于1961年除夕夜遇车祸去世。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4个月后,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电影制作中心当时于上海的法租界。由于日军对租界一时无能为力,因此中国电影的制作照旧继续着。只是那些作品一旦越出租界,就必须接受日军的审查后才能公开上映。

  1938年6月,在日本占领军的控制下,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影”)。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被日军占领,租界中的电影制片厂被编入“中影”,成了“中影”的制片部门。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上海的电影业也因这一安排得以维持下来。

  在中国电影史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作品,即便受到日军的审查,由于它们是中国电影界人士在日军尚未控制的租界内独立制作的,因此被称为“孤岛上海”时期的电影。同时,由于它们还能影射性地加入一些抗日的主题,因而它们的历史地位也得到了认可。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欧美租界全被日军占领,因此太平洋战争期的作品,就是在日军直接控制下制作出来的奴化电影,严格说来,它们就不应该称作是中国电影。

  担任“中影”副董事长的日本人川喜多长政个中国通,他没有强迫中国电影人士为日本制作宣传片,除了一二部以中日合作方式拍摄的作品外,一般情况下他对作品内容并不说三道四。因此,除了对抗日主题不得不有所限制外,中国电影界人士拍摄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制约。

  当然,不能高呼抗日就是最大的不自由,中国电影界人士虽然没有对自由提出什么要求,但们却将一种绝望和屈辱感曲折地表现在乍看起来与此毫无关系的情节剧和侦探电影中。于是,这些影片就成了恐怖而充满痛切感的艺术作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