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的频率,波长的大小比较,最先发现的是哪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28:44
C=波长*频率 光速一定,然后问波长为什么红光大,有人说红光频率小;问频率为什么紫光大,有人说紫光波长小,呵呵 那我想知道,到底真空中光速一定,红光波长大,红光频率小,这三条中最先发现的,其次发现的,最后发现的都是什么,各有什么科学实验或论证

他们是牛顿发现,不过这些肯定是逐渐认识的过程,可能已经无从得知是谁发现的。但是历史性的就是牛顿了。
而且我想说,我们知道的光,波长和频率都是自然规律,不是公式推导出来的。公式只是提供给我们一种认知事物的方式。不要过分依赖公式。大部分公式是实验得出的,比如一些系数,物理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系数,但是自然界就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并不等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下面给出是牛顿的证据。

光学的频谱
模拟的自然光光谱图案光谱,全称为光学频谱,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光栅、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日光被三棱镜分色这个原理亦被应用于著名的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太阳光呈现白色,当它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将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顺次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覆盖了大约在390到770纳米的可见光区。历史上,这一实验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于1665年完成,使得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光的客观的和定量的特征。

既然发现光是波,就一定有频率和波长,没有谁现谁后的问题

另外,波长大小,频率大小跟红黄蓝没任何关系

人家就是一群波而已

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看到了,说人家是红色的紫色的,凭啥啊,人家才不喜欢这些名字

人家只是一些有自己特有的波长和频率的波而已

哈哈,不知道你明白我的意图没有

红色透明物质只能透过红光,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光,是由物质中的原子晶格结构决定的,不同的晶格结构对光子有不同的影响,固定的晶格结构只对某一种光子起明显的作用。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依照自己的原子晶格特性有选择地反射或折射某些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则的被物体的晶格震动吸收,此称为选择吸收。对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选择吸收之后剩余反射光的颜色。如果我们在复色光照明下看物体,譬如红色的布是因为红布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白色体是将入射的复色白光全部反射。而基本上没有吸收,故显示白色。而透明体的颜色乃是:选择吸收之后所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