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历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34:41
李太后在万历小时候能好好管教万历皇帝,为什么后来万历做出不上朝等等荒唐举动是没有管他了,在万历批判张居正的时候好像也没说什么,李太后不是和张居正关系很好吗,为什么不出面

因为李太后得照顾自己的利益
按照帝国政界往事的说法,李太后正在为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的婚事操心,听说抄张居正的家可以抄到400万两,这样李太后就动心了。可惜只抄到不到20W

因为李太后得照顾自己的利益呗

楼主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万历十五年>>一书出来阅读.实际上是,在万历皇帝全盘否定张居正的时候,张居正已经去世,所以太后即使要维护他也不存在多少意义,更何况张曾经因为李太后之父贪污一事而上奏万历要求严惩,并得到万历的同意.于公于私李太后自然不会再出面张居正那一家子了

万历是在张居正死后才变的,张居正在的时候万历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皇帝亲政了,太后就不好再出面干预政事了,后宫的人是不可以干预朝政的,这是历朝的规矩!

万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万历这个年号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历史学家黄仁宇用“大历史观”的角度,写了《万历十五年》这本研究明史的专著。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被册立为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钧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任贤有道亲政无方的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即位时年仅10岁,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对各级官吏进行考察,作为升迁、黜陟的依据。在军事上整饬军备,加强边防,选用能征善战、带兵严格的将领,对蒙古采取安抚睦邻政策。在经济上清丈全国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基本内容是赋役合并,化繁为简;统一役法,摊丁入地;田租征银:官收官解。这称得上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大变革,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张居正还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

可惜好最不长,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反对改革的官僚纷纷起来攻击、诬陷张居正。朱翊钧下诏追夺张居正的封号和谥号,还查抄张家。改革被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