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体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36:10
染色体上的随体有什么作用?

随体染色体 SAT chromosome

BIOX.CN 2005-7-11 9:14:02 来源:生命经纬

指具有随体和非染色性的次生缢缩的染色体,次生缢缩的部位在核分裂末期时,有形成核仁的能力。随体染色体起初是根据“随体”(satellite)而得名的,但后来的意义却变为用于不具胸腺核酸的非染色性部位的染色体。次生缢缩的非染色性部位称为核仁组成区。因为只限于在这一部位存在制造核糖体(rRNA)的多顺反子,所以,这一部位一旦发生缺失,核仁的形成就会受到阻碍,从而阻碍着核糖体的形成。

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圆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片段, 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它是识别染色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随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 随体处于末端的, 称为端随体; 处于两个次缢痕之间的称为中间随体。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含有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只有在着丝粒位置仍联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把染色体分成大致相等或长短不等的两臂。着丝粒所在的地方往往表现为一个缢痕,所以着丝粒又称初级缢痕。
有些染色体上除了初级缢痕外,还有一个次级缢痕,连上一个叫做随体的远端染色体小段
人类13、14、15、21、22染色体具有随体,其余染色体无随体。
一条染色体有随体,它的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会有随体
图示见下
http://hi.baidu.com/hemiao5220/album/%C4%AC%C8%CF%CF%E0%B2%E1

(satellite)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圆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片段, 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它是识别染色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随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分为两大类: 随体处于末端的, 称为端随体; 处于两个次缢痕之间的称为中间随体。
其中条纹斑竹鲨的第31对染色体带有随体

分类染色体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