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波《背课文》的资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59:17
要快啊!!!!!!!!!

记得上小学的第二天,老师发下来语文(那时候叫国文)新课本,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画的是地平线上升起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第三课。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老师也笑眯眯地和我们一起背:

一、天亮了

二、弟弟妹妹快起来

三、姐姐说快去看太阳

真没想到,语文课会这么好学。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老9币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那么轻松了。

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题目是《匆匆》。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下了作者的名字:朱自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位作家的名字。老师用很优美的嗓音开始读课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我发现,老师并不是在读课文,而是在背诵。我们又惊奇、又佩服。就这样,老师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篇课文。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我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念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我还对这几句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用心去背。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下来开头的一段,下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了。我一脸垂头丧气的表情。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我仍低着头,不吭声。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哪,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