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儿童诗两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16:21
上了这一课的同学.
你们老师都上课问你们什么问题,你们又是用怎样精练的语言回答?(我好准备)
我需要一些段落解析和感受.和课文中描写童真的感悟段落.
谢谢了

9、儿童诗两首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
《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
《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
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⑴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