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则文言短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6:33:13
说是有一个人,看到有贼在偷自家的菜,赶忙回避,还帮那贼搭了块木头,方便那贼下次来偷,贼知道后很感动,从此整个乡里都没遭过贼。
OTL..麻烦哪位告诉个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孙思乱后饥荒,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
  有人窃其园菜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借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穗,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即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

  [译文]沈道虔,是吴兴武康人。少年时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边的石山之下。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房屋,那里前临小溪,有很美的山水。而沈道虔却还不时地回到石山他心仪的房舍里,和那些成了孤儿的兄长的儿子们共用家传的器物。不论多么困难,他都不改变节操。他跟随戴逵学会弹琴,王敬弘深深地敬仰他,本郡和本州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应命。
  一次,有人偷了沈道虔家菜园里的菜,沈道虔回来看到了,自己便躲了起来,等偷菜的人拿够了离开后,他才出来。有人拔他家屋后的竹笋,他便派人让那人不要拔,说:“我打算让这片竹笋长成竹林,另有更好的竹笋给你。”于是便叫家里人买更大的竹笋送给那人,那位盗笋的人非常惭愧,坚决不要。沈道虔便让人放在那人的屋里再离开。他常常以拾稻麦过日子,跟他一起拾麦的人抢麦穗,道虔劝他们不要这样做,他们不听,道虔便把自己的全部给他们,争抢的人非常惭愧,以后每次挣抢时总是说:“不要叫沈先生知道了。”他冬天没有夹衣,戴颙听说便把他接来,为他做好衣服并送给他二万钱。道虔回去之后,把自身的衣服和钱都送给了侄子中没有衣服的。家乡的少年,都愿当他的学生。道虔常常没饭吃,无法建立学舍。武康县令孔欣之便周济了他很多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