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话是哪个民族的语言?学讲捞话有什么害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15:53

捞话不是民族语言,只是不是广州方言的说法。学讲捞话会使讲普通话不标准。

捞话的介绍
普通话,又称煲冬瓜,就是中国捞语,是现代捞佬共同语,是全国各捞族通用的垃圾。捞话以捞佬语音为标准音,以胡语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捞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捞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捞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捞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捞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捞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捞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捞话的文腔。”“现代捞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捞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捞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捞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胡语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捞话、实现捞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捞族共同语,就是以胡语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捞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捞话的指示,把捞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胡语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捞话的标准,使得捞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捞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捞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胡语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捞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