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忙,我是幼师。问题如下/大家看到的尽快啊。最好晚上之前能有。我分分翻倍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7:37:33
请帮我以《教育是快乐的》或〈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以这两个标题为中心。写一篇论文,我是幼师.不要写的学生太大,最好是四到六岁就好.谢谢。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很喜欢唱歌的孩子,参加学校歌咏队合唱排练节目时,因为没有听从指挥,唱歌老是跑了调,影响了合唱,几次下来,音乐教师生气了,罚她站在队列里不准唱出声来,做一个只张嘴不出声饿木头人,每一次训练老师总要伸出笔直的食指,挡在她的嘴唇间,禁令她出声。这位学生从此落下了再不能唱歌的毛病,在以后的几十年岁月里,音乐教师那举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她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她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作必要的发言,也是能躲则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甚至是失礼。这内心深处不可言谕的恐惧和哀痛都是那位教师的变相惩罚所造成的。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童年时被烙下的负面情感是难以用时间的橡皮轻易檫去的。上面的故事是以让我们极个别动则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引以为戒了。本来么,唱歌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喜欢唱歌而仅仅因为跑调而导致再不唱歌、再比快乐真是一种悲哀。

教育其实应该是快乐的。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寒说过: “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他的智能会大大降低。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 这就说明教育的状态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压抑的。谁都知道,当你对孩子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育手段时,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快乐起来的。那么,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到达。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目的,那么,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些孩子的确会做出一些让我们感到为难的不当事,让我们左右为难。不处理吧,孩子会更放纵;处理吧,难免也会不当。许多老师说: “ 我们都在尽心地教育孩子,但有时不见成效,以至于采用了一些不该采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实在是不可为之而为之啊! ” 其实,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该把教育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让快乐引导孩子的发展。长期以来的教育失误,就是把教育仅仅看成在严肃的教室中进行的生活。孩子销有了风吹草动,就处予惩罚的手段,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如果教师情绪很糟时肯定不会有快乐的教学状态,也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当你在体罚学生时,情绪肯定是糟透了,教育中没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