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德育课来一个题目“珍视青春 慎待爱情”,想请大家给帮忙出个注意,怎么搞好这一节课!拜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1:42:00
帮忙啊 下周就用了`!~!1

爱情的青春

学校虽有纪律严明的校纪校规但基本都是在太阳底下有效,每当夜幕降临校园内就随处可见从教室里晃出来的情侣,尽管不久后也许就会支离破碎行同陌路,但要知道,舍生取义也是中华美德。走在自己的青春里,我们都会某一时刻发觉自己开始苍老,然后我们便走出自己的青春,再也回不去。

时间对人是残酷的,这让回忆变得如此美好,却也如此伤感。那段被课本称为青春的日子,叛逆的荷尔蒙在血管里跳动,忧郁沉默却常常贴在脸上,记忆中的天气总是阳光和雨水,快乐和忧伤是如此鲜明的交替,那样的岁月里,我们多半沉浸在彼此爱恋的世界里。它们一半是红色的,热情躁动,让我们可以在寒冷的冬天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感觉不到寒风;而另一半则是蓝色,忧郁沉静,让我们在楞以无尽的夏夜里坐在闷热的屋里静静的体会心灵的隐痛……
青春的色彩是那么丰富,红与蓝正是两种心境的端口,映射出青春的悸动和不安。在我们自己的青春里,每段岁月都展示了不同的青春主题,呈现不同的思绪和自我。它们忠实记录了青春带给我们的思绪和自我,阵痛和感动。我们会在这些记忆里,看到脆弱而执着。敏感而真诚的心在跳动。每当我们回忆,就会像把自己剖开一样。
也许当写下这篇文字的最后一个字,坐在空荡荡的教室角落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留下来。
曾有人笑言青春就是青年人发春,总觉得此话太武断,却也不无道理,基本上每个走在青春的人都会发情,但此情非彼情。从初中至大学在自己内心深处没个爱慕过的人那此人基本上算是没戏了,人生一憾。而既然有过这样的一个人那也还得看各人的造化,要公开还是尘封那只有自己知道了。
学校封杀早恋极其残忍,见有苗头马上将二人隔离审查然后由各界人士进行感化教育直至双方痛哭流涕决定痛改前绯最后二人在同一校园内行同陌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切结束,而且据说不少学校专门成立了个心理辅导室这样的伪机构来收集资料;家长们最喜欢在这个时期监视其子女的一切异常举动,然后搜集好很多悲剧小说中作为例子做好论据准备时刻与其“谈心”。在上一代人的观点里,早恋永远都是该封杀的,这就令我们看到一切风花雪月的故事在试卷纷飞的年代里支离破碎。可是这样有用吗?收藏一份完满的记忆远比追求一个未卜的将来有意义,毕竟留下了年轻的最好凭证——没有责任感的精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