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这句话: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却在人的语言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19:58
原句:
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世界却在人的语言中,即人只能通过语言表述世界;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消极界限。

我的想法: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不依赖意识,这个我明白,这不就是唯物主义吗?
但他的后半句,世界却在人的语言中??
难道没语言,就没世界的存在吗??这不是唯心主义吗?
如何理解这后半句呢?

(这是马恩哲学教材上的,所以先不要怀疑原句。)

-----------

另外,还有一句:
语言保存着历史的文化积淀。历史的文化积淀,由历史去占有个人。人从属于历史,也就从属于语言。人只有从属于语言,才能实现自我理解和互相理解。

我实在不明白:人这个存在,不依赖意识吧。如果依赖意识,那不就是唯心主义了?
但,怎么能依赖语言呢?好像人活在语言中?
这太荒唐了吧?

请问,您对这一系列观点,如何理解?帮我理一下思路吧!
问好一楼。不过,我们人类,好像并不依赖语言才存在啊。也不能说,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的存在过啊。
就像说:没有意识,就没有(人或物的)“存在”(这里是名词)。这不唯心吗?

很好理解嘛,其实“世界却在人的语言中”就是说人的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反应。
而人从属于语言是说,语言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人都需要从语言中去寻找历史,寻找人类公有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说得再明白点就是这句主要是针对每个个人来说的。

都说这么明白了,你乍还不懂呢。人家并没有说人需要语言才能存在,语言本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怎么能依赖呢?你只看前半句,当然无法理解了,整句话是说:单个的个人必须要从语言中寻找人类的历史,发现共有的价值观,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的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个人没有从语言中吸取历史的营养,那么他只能是和动物一样,不会有正确的体现人的价值的思维。

世界在人类的描述中
在人类的所看所知中
才具有意义
即使不是真正的世界

不依赖意识存在的物 寻在与不存在没区别吧
这句话的作者或者就是想表达人要有思想才是真正的存在了

整个宇宙或者说是你所在这个宇宙的空间 有很多东西是人类意识无法知道和想象的!而人类却能让语言 将宇宙这个概念词 说出!
表面大概是这样吧,深沉和潜意思没办法知道!

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世界却在人的语言中,即人只能通过语言表述世界;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消极界限。

我的理解是:前一个世界,指的是客观世界。后一个世界是主观世界。它们并非同一个世界。
语言作为媒介造就的主观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存在的,但是这存在也是种主观幻象。

世界不可改变,世界的范围却可扩张;意志及其结果是偶然的;意志改变的正是世界的范围;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如果意志不是偶然,那么世界的意义就在世界之内,那么必然有一最高意志,这与所知矛盾,所以这一最高意志外在于世界。)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正是这个世界的界限。正是这个意志世界所体验所创造的世界的界限。所以:就世界的意义来说,他外在于意识,可就这人游玩于其中的游戏来说(世界内容),语言通达了整个世界,并规定其界限。

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 世界是不以你我意志为转移的 从这一方面说 世界是客观的 另一方面世界又存在于人的语言中 意思是说世界存在于人类的语言表述中 反映于人类的主观意识中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