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acco125125,计税基础怎样理解啊?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49:20

你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

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其实,计税基础的理解可以比照会计上的账面价值这一概念。所谓的计税基础其实就是“税务上的账面价值”。与会计上的账面价值相比,“税务上的账面价值”就是按照税法规定的“核算方法”来核算企业的资产负债。

比如,企业购入某一固定资产,支付价款100万元。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准予扣除的预计净残值率为5%,且不得计提减值准备。则,无论会计上如何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减值等核算,税务上的年折旧额 = 100 * (1 - 5%) / 5 = 19万元,一年后,该固定资产的“税务上的账面价值”就等于100 - 19 = 81万元。如果当时企业会计账面,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0万元,且计提了5万元的减值准备,则该固定资产(会计上的)账面价值 = 100 - 30 - 5 = 65万元。由此,该固定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万元(81 - 65)。

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取得成本)
某-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取得成本-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税前扣除的金额。

2、负债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注意:通常情况下,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