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30:20

武--武功
侠--一种节操、一种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优秀武侠小说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生更舒适,更美好。

武侠的意义............

武侠在中国之存在,毋宁说是在于江湖,不如说是在文学作品中,毋宁说是在文人的描绘中,不如说在国人的潜意识中。国破家亡,社会动荡,人们渴望侠士们手提三尺龙泉,担负天下兴亡,救民于水火;太平盛世,人们厌倦了风花雪月的生活,渴望超脱凡尘,去实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理想。武侠之意义大抵如此。
在一般人的心中,侠的形象应该是那种行藏不露、武功奇高的人。他们急公好义,快意恩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虽然在中外的警匪枪战片中,当代的侠义之士,鏖战于枪林弹雨之中,圆了不少人惩恶扬善的理想。但是人们似乎更心仪那种负剑天涯佐罗式的英雄。在现代的侠义行为中,枪械展现出其巨大的杀伤力,汽车、飞机等先进的代步工具随时可以把人送到各个角斗场,而处理速度不断加快的电脑更是在当代的侠义行为中充当智囊的作用,正因为有这些“工具”的大量使用,人作为邪恶较量的主角,其作用反而退居其次。而在冷兵器时代,人作为动物本身的潜能却能被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无论那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那月黑风高夜在古驿道上以一敌百的搏杀,刀剑已成为人身体的延伸,人的欲望正是通过冷兵器与血肉之躯的直接接触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尽管这一切都无比血腥、惨烈,但这种感觉是那样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的现代人正是在回想这种感觉中,暂时摆脱了生存的压力,烦躁不安的心获得短暂的平静。
武侠之意义还在于它完成了人们对道德标准的最高追求。即便我们追溯到中国武侠小说的肇始,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我们都可以发现,文人们不厌其烦地塑造的侠客永远是这样的道德形象:重情守信,一诺千金,宁折不弯。也就是所谓的“义”。这正是中国文人心中的侠客准则,也许正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一种道德要求。这种义体现在对父母的遵从孝顺,对朋友的肝胆相照,对所爱的人忠贞无私,如果是在朝代更叠之际,则更有对故国的忠诚。一个武林高手可以几十年隐性埋名,做一个茶馆的伙计,原因只是为了完成朋友的一个嘱托,一个心愿。
武侠还凸现了人的孤独感。那种大漠冷月,戈壁险滩,深山古刹,这些侠客们活动的场所,几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