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不科学扫墓方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16:32:06
十万火急
2个以上
还要这样做的危害

清明节面面观
  清明扫墓,缅怀先人,既是民族习俗,也是人之常情。但近年来个别地方扫墓名堂越来越多。有人出售金元宝,有人出售小纸人,而小纸人又大都是时髦女性模样,说是要“奉上几个给老人家浪漫浪漫”;有人嫌冥币不够,还制作“存款单”,还有的人, 由于封建落后的思想在一些人的脑中根深蒂固,每到清明节,大量的烧纸为亲人送“钱物”。所以一到清明,每条街道的十字路口,到处是一堆堆的纸灰、食品。既不文明也不卫生,清明悼念自己的已故亲人,这是一种亲情,也是一种传统,对此我们要保留,但同时又要去除传统之中遗留的、迷信的、不科学的祭扫方式。我们要倡导文明健康、符合时代特点的祭拜方式,让人们祭拜祖先的传统习惯和善良愿望得到充分表达。

  各地清明风俗与陋习
  最近《南方周末》作了一个关于丧葬成本的调查,无论在哪里,一场稍微体面点的丧葬,成本至少是1万元。如此庞大的丧葬费相当于一个二级城市普通劳动力的全年收入。现在,我们的“丧葬文化”中,祭奠故人的纸货有:轿车、空调、手机等等,品种繁多,只要是人们想得出的,都会给故人带去。当然相对于几百平米的豪华墓穴、汉白玉精雕,这些都还是小菜一碟。

  近年来,“寻根文化”逐渐演变为“寻根经济”,许多的纪念活动虽冠以“文化”之名,真正的文化在其中却越来越没有独立的位置。面对越来越多的荒诞的纪念形式,我们不禁呼吁:文化的纪念,需要一种庄重而纯粹的文化精神。

  追溯清明起源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每年公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每逢此节,人们都要到先人墓前祭奠,以寄托缅怀思念之情。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起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寒食节有上坟之俗,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由于清明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