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字典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09:24:28
在现代汉语字典和新华字典中,在每个发音同样的字中,开头的拼音后总会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好象是标注发音的符号,请问大家那个东西叫什么啊?
比如,等,deng ㄘㄥ
国,guo ㄍㄨㄛ
干,gan ㄍㄢ
我想知道这些符号的来历、介绍,谢谢!

后面的是国语拼音,就是以前民国时期的拼音。

这些符号,就是“注音符号”,取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使用于汉语拼音发明之前。

ㄅb
ㄆp
ㄇm
ㄈf
ㄉ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ㄏh
ㄐj
ㄑq
ㄒx
ㄓzh
ㄔch
ㄕsh
ㄖr
ㄗz
ㄘc
ㄙs

ㄚa
ㄛo
ㄜe
ㄧi (y)
ㄨu (w)
ㄩǖ (yǖ)

ㄞai
ㄢan
ㄤang
ㄠao

ㄟei
ㄣen
ㄥeng
ㄦer

ㄡou

ㄧㄣin
ㄧㄥing
ㄨㄥong

建国初期的汉语拼音。
问一些五,六十岁的人他们会认识
当时我国不想用帝国主义的东西,所以自创的拼音。
例如维他命,我们叫维生素甲,乙,丙,丁......

这些为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的来源并没有正式的文告,但通常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修改而成的。采用表声字的原始古字来代表,其因笔划最少。

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排列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标准,故有“万v、兀Ng、广Gn”三个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万、兀、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相对于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目前在台湾,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会先学习注音符号作为中文字的替代写法;在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也用在标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