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竞赛题。。。高手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18:09
1.放在桌子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球形物体甲和乙用细线相连悬浮在液体中,若将细线剪断,乙物沉至容器底部,由此可知:( )
A、甲、乙受到的浮力大小都不变。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
C、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2.已知小球A、B、C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悬浮和下沉。现把它们放入一只空盒,并且空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里,容器中的水面要上升。
B、 把小球B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里,容器中的水面要下降。
C、 把小球C从小盒中拿出来放入水里,容器中的水面不变。
D、 若将三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要下降。
3.船上载有钢材时,甲板离水面高为h,如果把钢材放入水中,并且用绳捆住挂于船下,则:
A、船的甲板离水面的高度h不变。 B、h变大。
C、h变小。 D、无法判断。
4.一个一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管中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管中也封闭着一段空气,如果向右管中注水,则: ( )
A、小试管将下沉。 B、小试管将上浮一些。
C、小试管先下沉,后上浮。 D、无法判断。
7.把一块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时,示数为16牛;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14牛。把金属块和另一实心物体一起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时,示数为24牛;当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2牛。则该实心物体的密度为______。(g取10牛/千克)
8.已知ρ木=0.6×103kg/m3,ρ铁=7.9×103kg/m3,把一个木块和一个铁块捆在一起,放在水中恰能悬浮,则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____。

9.一块冰内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厘米。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厘米。高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则该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详细过程解答,谢谢。

1.乙沉下去,甲必然浮起来,受到的浮力减小,但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可能变,因为容器内的总重量不可能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可能变,这都是需要整体考虑的,从而压强也不会变,所以是CD。
2.无论怎样放,水面都不会变,因为排开水的体积与重量成正比,重量不变,那么排开水的体积就不变。C

3.同2,排开水体积不变,但是水面不变,但是此时钢材也占用了一部分体积,所以船应该上升一些,那么船的甲板离水面的高度h变大。
4.A,考虑管内封闭空气压强变大,小试管终归要下沉的

呵呵,题目太多了,饿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呵.

在此:p表示密度;其他物理量按常用符表示;下标用括号表示,如:V(排)
1、D;C显然是错的,p小的上浮后排开水的体积下降p 大的下沉,V(排)不变,故水面下降。
2、D;A、B球的p小于或等于p(水),在盒中和水中产生的排水效应一样,即V(排(1))=V(排(2)),故拿出A或B对水面高低无影响;而C球,其p大于水,在盒中产生的排水效应大于在水中的,故D
3、B,水为船减负了。
4、A
7、G(实)=24N-16N=8N=p(实)V(实)g……(1)
14N-F(浮(实))=2N……(2)
F(浮(实))=p(水)V(实)g……(3)
由(1)(2)(3)得p(实)/p(水)=2/3;即得答案
8、木用“1”标记,铁用“2”标记
由题知:(p(1)V(1)+p(2)V(2))/(V(1)+V(2))=p(水)
由此即得V(1).V(2)之比,即可得质量之比
9、模型与2题中的C球一样,量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