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柳宗元后期诗歌中骚怨之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06:57

我觉得应该是这段吧!: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政治遭遇十分近似,但思想性格有明显的差异。二人虽同经忧患,但刘禹锡仍然保持着倔强刚猛之气,对时弊的讥弹,对新贵的嘲讽,以及傲视困苦的昂扬奋进,虽然使他屡受打击,但毕竟令心中的郁结获得渲泄与超越;柳宗元的性格比较沉郁,而对社会人事的深思敏悟,又加深了他这种性格气质,他只能将感愤时事、自伤身世的激切与愁苦,寄托在孤傲高洁、幽峭孤直的怀抱中,但是这并不能真正帮他摆脱痛苦,因此,柳诗写百忧攻心的精神煎熬,写幽峭孤高的心境都十分深刻,这两者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柳诗的独特风貌。
柳诗描写其贬谪中的痛苦,读来很令人震撼,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觇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中以“惊风”“密雨”刻画忧患煎迫之状十分传神,这两句既可以象征险恶的政治环境,也深刻地传达了诗人饱受惊惧的心情,而“岭树”一联则描绘出远贬蛮荒之地的凄凉孤独。全诗被凄风苦雨、萧骚不宁的气氛所笼罩,传达出内心的“茫茫愁思”。确如沈德潜所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唐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