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磺酸的制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24:25
HSO3Cl,制备的时候有何注意事项?
其中要使用到毛细管,有何作用?

中文名称: 氯磺酸

英文名称: chlorosulfonic acid

CAS No.: 7790-94-5

分子式: HClO3S

分子量: 116.5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磺酸 ≥97.0% 7790-9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其蒸气对粘膜和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临床表现有气短、咳嗽、胸痛、咽干痛以及流泪、流涕、痰中带血、恶心、无力等。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甚至可发展为肺水肿。皮肤接触液体可致重度灼伤。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甚至爆炸。在潮湿空气中与金属接触,能腐蚀金属并放出氢气,容易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