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节的时间及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04:44
最好是把来历的小故事讲清楚。谢谢你们了。

1、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2、祭祖的来历:祭祖分春秋两祭。民间有句话,叫“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3、另一说法来历:十月初一,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十月初一祭祖节的故事

  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民间的祭祖节。旧时,每当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烧纸。说起祭祖节的来历,这里面有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在我国古书上,记载着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市)人。他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造出纸来。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蔡莫烧纸的故事。

  蔡伦发明了纸,解决了写字困难。当纸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争着购买,很能赚钱。这时,蔡伦的嫂子慧娘心想,造纸有利可图,就让丈夫蔡莫去找蔡伦学造纸。蔡莫去到蔡伦那里,学了三个月,就回来开起了造纸厂。因为蔡莫造的纸,质量不高,卖不出去,堆了满屋,夫妻二人望着纸捆,非常发愁。后来慧娘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丈夫耳边嘀咕一阵,就让丈夫按照她说的办。

  三更半夜,突然,蔡莫放声哭了起来。邻居们不知蔡莫家出了啥事,都关心地过来看望。蔡莫跟邻人们说,因他和妻子吵了几句嘴,她就上吊死了。他怕天明娘家来了人,闹个地覆天翻,求乡亲们行个好,万一她娘家问起,就说是得急病死的。邻人们听后,觉得有道理。

  第二天,蔡莫在慧娘的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