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和父母有关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8:57:30
请详细说明。

现代医学也从基因的角度证实了人类寿命与遗传有关,认为个体通过等位基因、DNA的复制和转录、生殖细胞分裂和染色体复制等作用,决定了自身的血型、面貌、体型、体质、性格以及将来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的不同。遗传基因不仅使我们继承祖先的某些特性,其中还有时间表的遗传信息,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寿命的长短。

所谓遗传,是指代表亲代特性的信息由生殖细胞传给了子代,于是子代也表现出亲代的某些特征,遗传学家把这些信息叫做基因。现已证明,基因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糖酸,即DNA上。这种核酸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各自占据DNA分子的一小段。它们通过信息传递系统来支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一般代谢活动。有一种观点认为,决定同一特性的基因在DNA上有重复,即不只占一个小段,而是占几个小段。长寿物种可能就是因为细胞核DNA上的基因有较多的重复作为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DNA分子不断有损伤,于是不断动用储备的基因,当储备基因消耗殆尽时衰老来临,直至死亡。

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信息传递系统越来越容易发生差错,从而使细胞功能降低,出现衰老和死亡。也可能存在衰老基因,它在生命活动的一定阶段开始发挥作用,使机体发生一些退行性变化,衰老就是这些退行性变化的积累。

最近还有科学家提出:人的寿命就像一个平面三角形的面积,而影响人寿命的因素就是“寿命三角形”的3条边,即底边是父母的遗传因子(先天所赋予的),另外两条边则是后天的环境因子,三角形的3条边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父母赋予的长寿因子,其“寿命三角形”的底边就越长;如果后天衣、食、住、行、精神、气候、地势等环境因素也都对他有利,则两条邻边也长,那么,他的“寿命三角形”的面积就越大,这就意味着会长寿,反之,“寿命三角形”的面积就越小,寿命也就越短。

遗传是决定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想长寿,平时还要多学习一些养生之道的。

现在普遍存在这种说法,人的寿命跟父母密切相关。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还没有非常确切的科学证实,只是科学家们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做出的推测。但是从遗传角度看,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

家谱学家贝尔在1918年对美国康涅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