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的观后感要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00:45

说实话,一直不太喜欢冯小刚的电影,那种京油子耍贫嘴的“冯式幽默”始终脱离不了王朔坯子文学的痕迹,而今年的贺岁大片《集结号》公影,却让我对冯氏的导演风格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动。

《集结号》其实有许多硬伤和漏洞,很多场景和动作在《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极旗在飘扬》中似曾相识,难免被一部分人指责有抄袭的嫌疑,但这始终改变不了《集结号》是目前国内战争题材电影拍的最好最接近真实的一部佳作,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看惯了那些高大全脸谱化的英雄人物,我们听惯了为“什么什么主义“牺牲的口号,在主旋律电影再也骗不到我们眼泪的时候,当一切都让人发腻后,很多观众终于明白,我们花钱是来欣赏故事感受另一种真实而不来电影院是受教育的,我始终认为,那些临死交D费,火线入D的闹剧式战争片偏离了最基本的人性,另一部分套路式的战争片刻意把敌人塑造成愚蠢怯懦呆板的形象,把战争场面演绎为听到我军到来敌方溃不成军的弃枪逃窜的场面,这样的片子,简直是对为共和国诞生直至后来的对外战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烈士的侮辱,是在公然强奸观众的智商,战争难道是儿戏吗?如果智慧和勇气都给了一方,那我们建国的道路上为什么会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和重大牺牲呢,战场上,在成千上万吨呼啸而来的钢铁中,人的生命是最脆弱的,再无畏的战士也会被无情的撕为碎片,生存还是毁灭,人性的胆怯和恐惧不是靠豪言壮语能掩盖的,也只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血腥和恐怖,只有回归真实,才能让更多没有经历过战争,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们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还是让李向阳,嘎小子这类银幕英雄离我们越远越好。

《集结号》最大的成功是把战争的可怕展现给了观众,通过真相来博取观众对牺牲者的同情,导演试图用九连烈士的事迹探讨战争与人性,可能是我国独特的电影审查制度的原因,影片没能或没敢触及更深层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揭示,但谷子里最后为九连兄弟讨说法的执着的确赚了观众许多眼泪,作为商业战争片《集结号》是成功的,但也让很多人不舒服,有些人也在骂在批驳,《集结号》让他们失去了一些对战争片默守陈规多年来习惯性的东西,但我觉得《集结号》在中国战争片中是一个里程碑,以后的战争片会更多的表现真实和人性,冯小刚走出了第一步,显然很稚嫩和不成熟,但他最少能撼动或终结长久以来垄断中国电影戏谑式战争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