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考论语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30:20
(人、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人)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人、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语文版)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语文版)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语文版)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语文版)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语文版)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语文版)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苏教版)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苏教版)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苏教版)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人、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朋友从远处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嘛!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们首先修养高的人嘛!”

(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反省: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同朋友交往诚心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

(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新的收藏,这样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了。”

(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呀!我教你怎样得到知识吧!知道就是知道了,不不是不知道,这才能有真正的知识呀!”

(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

(人、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用他们身上的缺点,来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

(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天下的仁德作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难道这也不重大吗?努力到死才罢休,难道说不也遥远吗?”

(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