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行力与政府执行力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30:46
行政执行力研究的历史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决策是政府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的政府决策,政府执行才会产生预期效果。当前,决策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失误,由此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国家审计署查出2002年1月~11月全国违法违规金额2000亿元,其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达72?3亿元。尽管如此,但当中央和上级决策后,特别是当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下达后,只有具备一定的政府执行力,政府执行才会至达决策的目标。

政府执行力第三章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执行力离不开各级政府干部的执行,但却与政府执行有着很大的区别:政府执行强调的是过程和结果,而政府执行力则强调的是作用于这个过程和结果中的内在品质。中国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强调的就是结果,“渔”就是能力。显然,只要具备一定的政府执行力,政府执行才会获得预期效果。政府执行力是比政府执行更为内在的品质和能力。

政府执行力在不同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从法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行政效率的大小和效益的多少。从社会学角度看,政府执行力代表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的能力。由于政府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具体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力量,是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意义上阐发的,总体上属于行政管理学范畴。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是指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决策、战略计划等行为,对各种资源进行使用、调度和控制,有效处理政府日常事务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效力。狭义是指各级政府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

政府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是行动,它贯穿于政府执行活动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政府执行活动前期主要表现为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等;在执行活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等;在执行活动后期主要表现为评估力、调整力、问责力等。政府执行力不等同于行政执行力。政府执行力的主体是政府,而行政执行力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行政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