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5:10:59
替上初中的外甥查的资料,请知道的先告诉我一下,急!

彗星主要
是由低沸点的物质(如氨和甲烷)构成的,同时也包含有细
碎的石砾。这团彗星云在远离太阳的时候,氨、甲烷和其他
物质都凝固成为坚硬的“冰块”。
这种冰冷的彗星结构,在外层空间迅速运行时是稳定的。
但是,一旦它们慢了下来,向太阳靠近时,又会出现什么情
况呢?当它进入太阳系内层时,会从太阳接受到越来越多的
热量,使得冰块开始变成蒸汽,原先被凝在冰块表层的石砾
颗粒得到了自由,结果,彗星的核心就被一团尘埃和蒸汽所
形成的云雾包围起来。越靠近太阳,这团云雾就越稠密。
太阳朝四面八方刮着太阳风——一种向外奔涌的亚原子
粒子云。太阳风对彗星有一股作用力,这种力超过了彗星本
身的微弱引力,彗星内的尘雾云就开始被太阳风吹出来,向
背离太阳的方向伸展。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太阳风加强了,
尘雾云就成了背离太阳方向的一条长尾。离太阳越近,尾巴
就越长,然而,这种尾巴是由极其稀薄的分散物质构成的。
自然,彗星一旦进入太阳系的内层空间,就不会长期存
在下去。每靠近太阳一次,就造成一次物质损失。这样,转
了几十次以后,彗星就变成了很小的石头核,或者干脆碎裂
成小陨石团。有一些这样的陨石团正在确定的轨道上围绕太
阳运行。当它们在地球的大气层里穿过时,就会出现壮观的
“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外貌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不断改变,当远离太阳时,呈现为朦胧的点状,当离太阳较近时,体积急剧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把慧星内的气体和尘埃向后推开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由于慧星的这种独特外貌,中国民间又称它为“扫帚星”。
彗星的命名法有三种。刚发现时,先给一个临时名称,按发现的顺序在年号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如1990b就是指1990年发现的第二颗彗星。通过近日点以后,就给它以永久命名,即在过近日点的年号后加上一个罗马数字,这个罗马数字表示彗星在当年通过近日点的次序,如1990Ⅲ表示1990年第3颗过近日点的彗星。另外,通常还以发现者来命名,当有多个发现者时最多可取前三个,如池谷—关彗星,多胡—佐藤—小坂彗星。彗星的轨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