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水源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50:27
当前我国水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状况,实际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

[摘要]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进行市场化筹集。其市场化筹集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水资源为载体,受益者依其消费的生态资源的数量进行付费。同时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整个水源地保护区为对象,界定生态补偿对象,同时按照其经济行为确定补偿要素,根据其在水源地生态保护中贡献的大小,在能够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下确定补偿标准。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形式上可采用生态受益者对水源地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形式。

(中经评论?北京)四、生态补偿的方式

一般来说,水源地生态供给者为生态受益者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包括受益对象对水源地的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形式。

(一)直接补偿

直接补偿是受益对象根据水源地提供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支付意愿而提供给水源地的补偿,由于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又称为市场化补偿。其表现形式为具体的受益对象对生态供给者的直接补偿,是一种点对点的补偿形式。

水资源的受益者与供给者之间的补偿方式可以采用资金或实物补偿。资金补偿是最为常见的补偿方式,也是最为直接的补偿方式。在现实操作中可形成例如补偿金、补贴、生态保证金(押金退款)、赠款等方式。为了提高物质使用效率,补偿者也可运用物质、劳力和土地等进行补偿(即实物补偿方式),解决受补偿者部分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改善受补偿者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强生产能力。

在实际的操作,以上方式很少单独运用,常将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加以综合使用,相互弥补缺陷,优化补偿效果。如云南省盈江县星云有限公司在勐乃河三级电站开发过程中,就对水源地实行以资金补偿为主的综合生态补偿形式:一是与村寨签订保护森林协议,禁伐作为电站水源林的约750亩集体林,由公司每年给村寨8.8万元资金补偿;二是实行以电代柴,对昔马镇涉及电站水源林的两个村共7个村民小组约1200人,每人每月无偿补助用电6度;三是动员村民在森林较稀疏的地方补种树苗,由公司每年补助2000元树苗款。

为了减少生态补偿的运作成本,对水源地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