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哪位高手将《云溪友议》卷上中的“新罗诮”这则笔记加上标点并翻译,不胜感激,题内有全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5:10:21
登州贾者马行余.转海拟取昆山.路适桐庐.时遇西风.而吹到新罗国.其国君闻行余自中国而至.接以賔礼.乃曰.吾虽僻处之邦.歳有习儒者.举於天阙.登第荣归.吾必禄之且厚.乃知孔子之道.被於华夏乎.因与行余论及经籍.行余避位曰.庸陋贾竖.长养虽在中华.但闻土地所宜.不识诗书之义.熟诗书.明礼律者.其唯士大夫乎.非小人之事也.遂乃言辞.扬舲背扶桑而去.新罗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娴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行余还至乡井.自以贪恡百味好衣.愚昧不知学道.为新罗所嗤.况於英哲乎.

此处只有句读而无标点,请加上标点并翻译,谢谢

登州贾者马行余,转海拟取昆山。路适桐庐,时遇西风,而吹到新罗国。其国君闻行余自中国而至,接以賔礼。乃曰:“吾虽僻处之邦,歳有习儒者,举於天阙,登第荣归,吾必禄之且厚。乃知孔子之道,被於华夏乎。”因与行余论及经籍。行余避位曰:“庸陋贾竖,长养虽在中华,但闻土地所宜,不识诗书之义。熟诗书,明礼律者,其唯士大夫乎,非小人之事也。”遂乃言辞,扬舲背扶桑而去。新罗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娴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行余还至乡井。自以贪恡百味好衣,愚昧不知学道,为新罗所嗤,况於英哲乎。

翻译
登州有个商人叫马行余,走海路准备到昆山。经过桐庐的时候,不巧遇到西风,一下子吹到新罗国去了。新罗国国君听说马行余从中国来的,就以贵宾的规格接待他。国君说:“新罗虽然地处偏远,但每年都有很多人学习儒家文化,参加国家考试,如果中举而衣锦还乡,寡人给的礼物一定非常丰厚。就是这样知道了孔子之道,是得益于中国的文化教诲啊。”然后就和马行余坐在一起准备谈经论道。可是马行余离开座位说:“我是个商人,非常平庸。虽然出生在中国,我是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好东西,但就是不知道诗书礼仪。读懂诗书,精通礼仪,不是有那些士大夫吗?这个可不关我这个商人的事情。”然后马行余就告辞离开,乘船朝扶桑相反的方向去了。新罗国君非常奇怪:“我还以为中国人每个都熟悉经典呢。谁知道还有如此俗不可耐的人啊!”行余回到家乡后,还是一样贪美食,穿好衣,还一样愚昧无知不肯学习诗书礼仪。这样的人都要被新罗那样小国家的人所耻笑,更不用说这些饱学之士了。

夷君诮
登州贾者马行余,转海拟取昆山路,适桐庐时,遇西风而吹到新罗国。新罗国君闻行余中国而至,接以宾礼。乃曰:“吾虽夷狄之邦,岁有习儒者,举于天阙,登第荣归,吾必禄之且厚。乃知孔子之道,被于华夏乎!”因与行余论及经籍,行余避位曰:“庸陋贾竖,长养虽在中华,但闻土地所宜,不识诗书之义。熟诗书、明礼律者,其唯士大夫乎!非小人之事也。”遂乃言辞,扬舲背扶桑而去。新罗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闲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欤!”行余还至乡井,自以贪恡百味好衣,愚昧不知学道,为夷狄所咄,况于英哲也。
翻译:
蛮夷国君的讥笑
登州商人马行余,转走海路打算过昆山路,到桐庐时,遇西风而被吹到新罗国。新罗国君听说(马)行余从中国